Monday, October 05, 2009

巍峨教堂 醜陋城市 (有關科隆)

留給有日到訪時參考(好想去好想去)

文章不清楚是誰寫的, 都是forward

萊因河發源自阿爾卑斯山脈,自南至北流入北海,河流的東西兩岸有許多歐洲歷史上的名城。按常識推想,河流應當是天然的疆界,但是現在這條河主要在德國境內,雖然西岸的不少城市在德國地名之外還有法國地名。德國人的立場是法國屢屢侵佔德國的土地,而每次法國軍隊來到總是大肆破壞,但是法國人怎麼看法或許又是另一回事。不過現在這些地方都是德國領土,作為遊客,我們所聽到的當然只有德國的觀點了。

德國最大的城市之一科隆就是一個例子。它的德文名字叫Koln,法文名字叫 Cologne,大家都知道它的名產是科隆香水,這種香水至今仍沿用法文名城,可見這個城市曾一度屬於法國。

但是,歐洲的歷史卻不是那麼簡單,因為許多城市都由教會統治,而科隆在四世紀時,它的主教就是政治領袖,後來它有了一個大主教(Archbishop),地位就更加重要而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一分子。我們的一位導遊是退休教授,學問很好,講了許多歷史,可惜遊客大多是美國高齡人士,對二百年以上的歷史無法入腦。我只記得導遊說科隆人民在十三世紀時把大主教趕走而自治,到十五世紀中葉被確認為自由城市,也就是獨立了;後來拿破侖帶領法國人打來了,大主教跟著也回來了,於是天主教勢力又告恢復。科隆的標誌就是聖彼得及瑪利亞大教堂(Dom of St. Peter and Maria),它於一二四八年開始建造,中途停頓了大約三百年,直到一八八八年才完成,這個過程也多少反映了教會勢力的消長。

教堂成為轟炸指標 這位導遊還說,科隆在二次世界大戰中被聯軍飛機連番轟炸,差不多成了瓦礫場,但是大教堂卻沒有被炸毀。原來大教堂的塔尖高達五百十五呎,在黑夜雲霧中成為聯軍飛機駕駛員的方向指標,他們只要看到塔尖,便知道該轟炸哪裏。正因為如此,科隆被炸得極慘,可以說是這座大教堂所害。我聽了這段歷史,心中覺得很矛盾,今天每年千千萬萬到這個教堂瞻仰它那偉大的建築和裏面的許多文物的遊客,不知道應該為這個教堂的被保存高興,還是為當年整個城市的毀滅哀悼。

由於城市被毀,所以大戰後就進行重建。那位導遊感慨地說:「多謝那些不學無術的建築師們,使我們這個城市成為一個無比醜陋的水泥森林。科隆除了一座大教堂和幾座經過修繕的教堂還保存了一些文化氣息之外,其他建築都令人臉紅。舉例來說,碩大無朋的音樂廳被謔稱為『無名指揮家之墓』,萊因河邊則蓋起了一個巧克力博物館,那奇怪的外型玷污了美麗的河岸。」我覺得他的話雖然有些偏激,但這倒的確是科隆給我的印象。這個城市我在七十和八十年代來過許多次,雖然住在大教堂旁邊著名的教堂旅館(Dom Hotel),但是每天都到市區的高樓大廈中去開會,只覺得這是一個很難看的大城市,能夠辦完事趕緊離開就是大幸了。

我這次來到科隆,有機會在萊因河邊散步,覺得景色很不錯,不由得十分感慨,因為我以前根本不知道自己住的旅館就離河邊不遠,來到科隆就是為了工作,匆匆而來,疲乏而去,哪裏有時間去留意這個萊因河上最重要的城市的歷史,更沒有心情去參觀什麼教堂或者去看看河邊的風景了。這次可不同了,我們在大教堂內流連忘返,對五顏六色的大玻璃窗、高到幾乎無從仰視的哥德式石柱、雕刻精美的唱詩班座位、鑲滿金子的三個聰明人的神壇(Shrine of the Three Magi)等仔細觀賞,覺得它們無一不是無價之寶。

現代建築雜亂無章 我們還到各個著名的教堂去參觀,感覺到科隆在十九世紀及以前必定是一個宗教性非常濃厚的城市,不然哪裏有這裡多教堂。我在本地著名的啤酒廠喝了一公升當地名釀,也參觀了那個非常現代的巧克力博物館,而吃了一塊甜得不得了的巧克力。為了親眼看看那個音樂廳究竟如何醜陋,我們也特地在它前後左右走了一圈,發現只不過式樣摩登而已,事實上比香港那個造在有最佳海景的尖沙嘴而居然沒有一扇窗子的文化中心不知要高明多少! 科隆有歷史的美,也有現代的醜,這正是二次大戰以後重新建設的城市的典型。它以及許多同類的城市中的人們都已經為那些難看的建設而懊惱,但是還在雜亂無章地進行建設的新式城市卻不斷出現,難道歷史真的總是重複它自己嗎?

No comments: